她脸上带着微笑,全身上下透出一种教师特有的端庄而又不失平易近人的气质。在同学们眼中,她不仅是一个严肃、认真、负责的老师,而且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挚友。她,就是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普语播音班班主任---席红老师。
班会开到草坪上树荫下
在学生刚入校时,席老师坚持每周一次班会。班会的形式灵活多样,地点也随遇而安。会议室、草坪上、树荫下,师生畅谈。席老师强调,班会的目的是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和新环境。此外,每次班会席老师都会准备一些如人生、爱情之类的话题,不定期点名叫同学们谈自己的理解。她认为这样做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胆量,有助于提高专业水平,而且能使同学们成为会思想的人。她向班级提出的目标是:人人学会做人。“首先,一个人没有目标,他就迷失了方向。”她说,“先做人,再做事。这是做人的根本。这对大学生尤为重要。同学们在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做一个大写的‘人’。”
向“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说不
席老师认为,读书是一个学生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责任。所以,她严抓考勤和课堂纪律,积极督促学生学习。她还打趣地说:“我还经常给考勤员撑腰,叮嘱他严抓考勤,因为考勤员还真的不好当!”对于当今一些人“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的说法,席老师是不敢苟同的。她用略带严肃的口吻说道:“孔子七十岁时从心所欲不逾矩。学生上课读书是基本的规矩,是起码的要求。”她还认为,当代的部分大学生的学习都走入了一个误区??注重实际现实的知识,忽略了一些实用性不大,却能提升我们修养的知识。“有些东西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席老师以她教的中国文学课为例,她说:“就像文学,你不可能学了几首诗就能立即觉得它们在生活中发挥什么用处,但当你日积月累后,你的修养、言谈、举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大学的教育理念是全面提升一个人,如果我们只以自己的兴趣作为第一位,怎么能做到全面发展呢?”
另一方面,席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她认为课外活动与课内学习是相互补充的。课内学习的理论只有在课外才能得到实践与证明。
沟通是增进了解的一大法宝
席老师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她说:“现在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老师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而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席老师通过谈心、发邮件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和学生做朋友。她还清楚地记得,班上有位学生很有灵气,每堂课几乎变成了两个人的独自交流。课后,他会把自己的文学作品通过邮件的方式发给席老师,并一起交流写作心得体会。席老师非常享受这种学术和心灵的碰撞,她说:“这样才是本来意义的师生关系。”
席老师也坦言,如今和学生的沟通工作是细致而难做的。“毕竟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师不可能一一探明他们的内心世界。”这还需要老师和同学的不断努力。当然,席红也享受着职业的乐趣,她认为:“学生是我的支柱,和学生一起感受到青春活力,在教学过程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我坚持下来的理由。”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杨缮铭 编辑:林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