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学奥数热“高烧不退”。那么,“奥数”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IMO)将于今年7月份在德国举行,中国国家队领队、主教练,我校计算机教育软件所所长朱华伟教授,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奥数是一项智力竞赛。
奥数有其教育价值
朱教授认为,现在媒体上所说的“奥数”实际上多指小学数学竞赛,数学竞赛在小学最“热”,一些学校为区分尖子生,将数学竞赛成绩与升学挂钩,导致奥数培训火爆。其本质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中学办学水平差距太大。他表示,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真正意义上的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的简称,应该是围绕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命题与解题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的学习对象主要是中学生,它是为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学生而设,国内外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奥数有利于发掘学生潜能,也有利于选拔、发现优秀人才。但目前的现状与奥数本来的目的有偏差,奥数甚至被“异化”,当学科竞赛大面积的与升学挂钩后,就被赋予了它本来不该承担的东西,奥数本身没有责任。
朱教授在《论数学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一文中谈到,数学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在于其有利于发现和培养青少年数学人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奥林匹克将公平竞争、重在参与的精神引进到青少年的数学学习之中,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荣誉感,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在数学奥林匹克中连续获得团体冠军,为国争光。这对青少年学好数学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奥数:
究竟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奥数?朱教授表示,“一是对各门学科学习学有余力,二是对数学有兴趣。但现在不少家长只是把学奥数拿竞赛名次作为升学的敲门砖,很少考虑孩子是否真的喜欢数学。对于不同的学生,一定要分层辅导,一窝蜂搞奥数实在没必要、也不可行。”
“学习奥数要有一定的数学天赋,和弹钢琴要有音乐天赋是一样的道理。但现在很多家长往往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什么都让孩子学。”朱教授叹了口气。“奥数是一项高水平的开发智力的活动,让所有孩子都去学奥数肯定是不合适的。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课本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就学奥数能有多少意义?他们应该先把课本知识掌握了,有余力时做一些难度比课本稍高的题目提高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把学习奥数当作益智游戏、开发智力”朱教授强调说。他还特地打了个比喻说,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国有很多乒乓球世界冠军,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打乒乓球只是因为兴趣爱好,为了强身健体,每个人应当按照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不可能要求打乒乓球的人都要拿世界冠军,为国争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不过,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可谓“精英中的精英”。首先是在读高中生通过“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选拔180名左右的同学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再从中选拔30名左右的同学组成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最后选出6名同学组成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参加当年7月份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办法,我们也是向世界上数学奥林匹克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学习的。
朱教授今年7月份将带领中国国家队赴德国不莱梅参加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谈起这些学生,他毫不吝啬的赞扬道:“不可否认,他们在数学思维和智力方面确实强于普通人,仅就数学解题能力而言,他们已经超过了数学专业大部分硕士研究生的水平”。但在朱教授看来,中学阶段只是一生的一个起步,即使是拿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也并不意味着一生的成功,还需要继续努力。他认为,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全才,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特长,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尽情的发展。
在采访的最后,朱教授道,“学习奥数本无错,只是不该让它承载过多的升学选拔功能。我们应该平常心看待奥数,把它作为一项智力竞赛,像下围棋、打乒乓球一样。”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欧阳琳 编辑:林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