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广大故事 名师风采 正文

杨晓旗:老师是学生的思想启迪者--优秀班主任、辅导员风采之一(图文)

作者:时间:2009-05-27点击数:

在2007-2008学年度的学生工作中,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导师)立足本职工作,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积极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近日,学校发出《关于表彰2007-2008学年度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导师)的通报》, 授予23名辅导员“优秀辅导员”称号,89名班主任(导师)“优秀班主任(导师)”称号。为迎接即将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会,本网从今起推出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系列专访。也许他们只是平凡的个人,但他们代表了这个优秀团体的精神;也许他们并不光芒四射,但他们用朴实的行动,在诠释着为人师表的付出与收获。

杨晓旗:现任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系副教授,2008年3月--2009年6月,担任05级服装班导师。杨老师长期从事服装材料机能与舒适性的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理论和服装设计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国多篇研究论文,著有《设计概论》。

一身朴素的深色外套,看着人总是面带微笑,在谈话的过程中,杨老师总是给人一种和善与长者的慈爱。自始至终都很认真地看着记者的眼睛说话,为人师者所特有的魅力于不经意间绽放,留给记者倍感亲切的印象。

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从接手班级开始,杨老师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守时、守诺言的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凡事必须做完整。事实上,老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自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不管是上课,还是参加活动,老师总是准时到场;与学生的交流,也从来是有问必答。“我想要使学生做得好,就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她们,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班上的李同学是一位让老师伤透了脑筋的学生,她经常迟到、缺课,甚至对要上交的论文一拖再拖。杨老师多次对该生进行帮助教育,甚至经常与其家长联系,商量应对的方法,虽然该生间或有所改进,但迟到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完全改变。杨老师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要放弃这位学生,相反一直关注、帮助她完成学业,一直忙碌的家长也一度被老师这种态度所感动。

在杨老师看来,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长期性的思想启发。她形象地比喻过,“孩子不会因为吃一顿饭,就快速地长大,同样,学生的教育工作,也不是一天就能立竿见影,我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交流来启发学生。在社会上,很多事情都不是简单的对与不对的结论,老师不是学生的标杆、评判者,而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引导者。”

爱在细微中

尽管杨老师在班级规定上是一位“严师”,但更多的时候对学生体现的是一种无微的关爱。班上的小杨同学,曾经因病需要回异地家乡治疗,办理请假、缓考等手续,杨老师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代办,减轻家长负担。有两位学生,因故留级到05服装班,杨老师提前和班上同学沟通,要各位同学和她们搞好关系,在各个方面多关心她们,使她们很快地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负责任而细心,”对于杨老师所教过的学生来说,这也许就是最深刻的印象吧。班长付盼盼还告诉记者,杨老师可是每学期都要到学生宿舍“视察”两、三次的!就仿佛是好久没见面的朋友,一进门,杨老师很快就和同学们聊开了最近的课业情况、生活问题等等,几乎无所不谈。每个学期杨老师还会利用周末时间带学生外出采集面料,老师如此忙碌,依然能抽空外出,让班里的同学很是感动。少有人知道,杨老师的手机里装有班上每个同学的电话号码;她与班上每位学生单独谈心过……这些都无不折射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注重学生思想的启迪

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杨老师在教授课程上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她从来不会断然否定学生的作品,在她看来艺术设计是多元化的,没有唯一的一个正确答案,老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去看,自己去发现,去与国外作品作对比,从而发掘别人做的好的地方,分析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再进而改进自己的作品。我不会完全否定学生的作品,只是在引导他们走向完善”。

说起杨老师,服装班的学生们有很高的评价,她们认为,杨老师的课,启发性很强,既有新知识的融入,更具有知识性,连贯性和交流性。杨老师说,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能够充分理解学生的想法,所以,在她当班主任时,就十分注重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我觉得老师就是学生的思想启发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老师这样评价她和学生们的关系,“我一直都希望和我的学生能平等交往,自由交流。在大学,学生应该学会自省和自我判断”。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廖蓉蓉 编辑:林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