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广大故事 名师风采 正文

庞永师:服务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首届教学名师实录(6)

作者:时间:2006-09-20点击数:

庞永师简介:教授。1955年4月生于河北宣化。1973年3月至1978年2月宣化县庞家坊学校任教;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1982年1月至1996年3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教;1996年4月至2000年7月华南建设学院西院任教;2000年7月至今广州大学任教。先后任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工程管理系副主任、广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1997年获广州市优秀教师;2003年获广州大学首届十佳教师;2004年获南粤优秀教师。

命运转折的一天

1977年12月15日,大雪下的河北宣化一片银装素裹。雪花夹着寒风不断打在22岁庞永师身上,年轻小伙子心里却是热血沸腾,脚下的自行车踩得飞快,赶考的他心里默默念叨着:“大雪,大学,但愿能如愿所偿吧。”像所有的77级一样,多年之后,这一天的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庞永师的记忆中。这是文革后第一年恢复高考的一天,是共和国的春天来临的一天,也是他们命运开始转折的一天。

“大学改变了我的命运。”近30年的时间,庞永师每说起这句话时,口气都是不容置疑的。高中毕业后因无缘高考,1973年,庞永师在家乡当了一名乡村教师,教过小学,也教过中学,近5年的岁月在悄无声息中流淌,也悄无声息地磨炼着人的意志。虽然书教得好,在村民中也树立了威信,但心里总有若有所失的感觉。1977年10月的一天,正带领学生修梯田,忽然从头顶的广播中听到:国家将在当年恢复高考制度!庞永师用欣喜若狂来形容当年的心情,扔下镐头,踩上自行车飞快往村里跑,去找报纸证实消息。“一时之间还不敢相信,不相信会有这么好的机遇来临。”经过短短二个月时间的紧张复习,他如愿考上了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用家长的心态对待学生

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使庞永师倍加珍惜,亲身的经历让他体会到大学的深造对人一生的深远影响,也让今天站在大学讲坛上的他,面对青年学子,深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责任重大。

庞永师认为,一名对学生负责的教师对待学生必须有家长的心态,严格加上爱心,关注学生的每个进步。上过庞老师课的学生都知道,庞老师上课不点名,但庞老师的课也不是那么容易混过关的。庞永师上课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思路清晰,马上能“打分”,经常有自己看法的学生能拿高分,并被记住名字,这样他很快就能认下一班学生,逃课的学生自然没有发言记录,自然也难过关。他说,经常逃课的学生对自己都不负责,让其蒙混过关是老师对学生不负责。

从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庞永师是一个奋斗了多年的“老战士”。如果从经验的角度看问题,应当说是轻车熟路。但是,他认为面对的教学对象、环境等发生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必须不断进行调整。1996年,他从西安调至广州任教,文化背景的差异让他一开始有些不适应,甚至认为学生素质不如北方学生而有些失望,但后来经过观察,发现广州的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虽不及北方学生扎实,但胜在动手能力,活动能力较强,原来在北方的教学方式照搬到广州行不通,根据学生的特点,他调整了教学方式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作为一名专业老师,除了上好每节课,庞永师满腔热情指导学生科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学生都知道,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庞老师不是只是帮他们选课题,等成稿后就在文章后面签名的人,而是实实在在帮他们设计主题,引导他们设计结构,启发他们从社会热点问题入手而不是从复杂问题入手,如研究城中村问题、烂尾楼问题等。在庞永师的精心指导下,他的学生在广东省第六、七、八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连续获得一、二等奖,并在全国第八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作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庞永师不仅上好自己每节课,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我不记日记,但是我却坚持记听课笔记。”庞永师每学期至少要听10节课,听专业课,也听英语、数学等公共课。在庞永师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厚厚一叠听课笔记,时间从2002年至2006年,详细记录了每节课的课堂情况,并作了具体评价。

永不褪色的师生情感纽带

春华秋实,30年教坛的精心耕耘,迎来了今天的桃李芬芳。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是庞永师引以为自豪的事情。无论他去到哪里,总有不少学生要开车来接他。但庞永师每次都选择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他说,让学生特地来接他还要跑一趟空车,不如自己打的。他认为,师生间的感情纽带是一种永久性的联系而且最不具功利色彩的。他和很多学生长期保持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许多学生在走出校门后遇到问题还会回来请教他。有的学生要开公司,公司的成立、运转、经营中遇到的问题都会请他指导。还有这样的趣事:两个学生之间要达成什么协议,他们之间相互是不用签合同的,只要请庞老师来作见证人就可以了。

这种师生的情感纽带,首先是建立在学生对老师认可的基础上。在学院里,庞永师不会轻易处理任何一名犯错误的学生,他认为,任何轻率的处罚都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阴影,做老师要替学生着想,要用爱心对待学生。当然,不轻易处理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他会以预防为主,严格管理在先,少让学生犯错误。学生的毕业论文马上要答辩了,学生还在忙着做其他事情,庞永师清早六点半驱车来到大学城,约学生面谈。这种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真诚付出,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成材是教师的最大财富

自从上了大学,开始人生转折之后,庞永师除了当老师,还有更多的选择,他念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完全可以从事其他更有经济效益的工作,他的学生,有的当了老总,有的成了高级管理人员,收入比他高的人都有不少,但他却在教师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奋斗了近30年。身为副院长这一管理者的角色,他也拒绝了不少“发财”的机会。学院的孟老师告诉记者,一次,一位学生家长请庞永师和他一起吃饭,吃完饭之后家长放了一瓶酒在庞永师车上,说是表达对培养他小孩几年的一点心意,庞永师见盛情难却就收下了,后来打开包装,发现里面放了一万三千元人民币,经过了解,才知道这名家长是因为孩子的学位问题有求于他。庞永师立即打电话叫那名家长来拿这笔钱,否则就把钱寄回给这名家长,最后家长还是把钱拿了回去。

庞永师说,为学生服务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成材,这就是最大的财富,是从事其他行业无法创造的,也是教师最大社会价值体现。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 林雪漫 编辑:朱玉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