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广大故事 名师风采 正文

朱西儒:教授甘当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系列报道(2)

作者:时间:2006-01-12点击数:

朱西儒:化学与化工学院2003级食品工程班班主任。学术上硕果累累,主编学术著作5本,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80多篇。今年,又新出版了《植物检疫学》一书。专著《商品花卉生产及保鲜技术》一书,还获得了“广东省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同时,他还是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连续担任4届)、广东省经济科技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员、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两张办公桌顺着墙根一字排开,上面摆满了各种文件和学生的资料,其紧靠着的墙壁上挂着中国、广东省及广州市三张地图,另一旁则摆放着两个书柜,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满了各类学术论著。走进朱西儒教授的办公室,看到的是简简单单的陈设,却不难看出教授胸怀韬略,为国育才的奉献精神。早就听说朱老师很忙,经常留在学校里,通常一星期只回一次家,中午也很少休息,这里就是他工作和临时休息的地方,应该也算是他在大学城里的一个“家”吧。

“你们来啦,快进来,坐,喝水!”朱老师正在埋头整理学院教学评估的材料,察觉到我们的到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地招呼“客人”。我们刚刚道明来意,他就爽朗地笑了起来,用他那独特的陕西口音幽默风趣地和我们拉开了话题。

没有谁能想得到,作为一个教授、研究生导师,朱老师在担任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重任的同时,竟然还是大学校园里的班主任。

一个严厉的教授

对培养好学生,朱老师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做法。他认为现在很多大学生只是学到理论的知识多,自己动手的能力差。一毕业,出到社会脑子空空的,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他告诉记者,“我培养的学生要像个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有用。”

他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不少的学生挨过他的批评,但过后他们觉得朱老师当时的话是对的,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我赞同‘严师出高徒’这一说法。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否则是不负责任的,是误人子弟。”朱老师是如此说,在行动上也是一丝不苟。

跟朱老师做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论文的同学就深深领教了朱老师的严厉。有一次做试验,朱老师带领他们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查阅资料,他不列出具体步骤,只是向他们指明方向。审查设计、技术路线以及一切准备工作都由他们自己去做,有时他们钻研欠主动就会受到朱老师的严厉批评,但是若实验遇到什么不顺利的地方,朱老师又会耐心指导清楚,学生写出来的论文,他会逐字逐句认真审阅修改,甚至连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不放过。张同学说:“朱老师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他像个严父又像个慈母。他不但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一个慈父般的老师

谈到做好学生工作,朱老师感触良深地说:“要么就别管,要管就管到底,我要对学生负责。只要你是我的学生,就得勤奋,你若不听,我觉得我对不起你,荒废了你。要么不管,凡是我管的学生都要像个样儿。”从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开始,他每时每刻都在关注自己的学生,对那些表现差的孩子,他就像一个慈爱的父亲一样随时跟进。

有一次他去一个家住番禺的学生家做家访。人生地不熟,在村子里拐了几个弯,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位同学的家,却只有他母亲在。由于误会,他母亲不但没有好好的招呼客人反而锁住门,怎么也不开。当时,朱老师以为家长听不懂普通话,急了,赶忙找来了一个当地人帮他翻译,并拿出他的证件,希望解开这场误会。但是不知道听不清楚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那位家长就是坚持不开门。没有办法,朱老师只好先把这件事情搁一下,找了一家小饭馆要点东西填饱饥饿的肚子。后来,那位同学回到家里知道了这件事情,才急忙跑出来找到了朱老师,一场误会才得以解开。

一名家住花都的学生也让学校的老师伤透了脑筋,他经常缺课、沉迷于电脑游戏,考试有八九门不及格,从补考再重修,还是有不及格的。朱老师着急了,决定要到他家一趟了解情况。但是学生家的电话改了,写的地址也不明确。“再难找我也要找到!”他毅然动身去学生家里家访。

开始时,朱老师想通过居委会找到他家,可碰巧那天是休息日,居委会没人值班。他在那里转了一会儿,突然发现街道的一个送饮水店,心想那里可能有那位学生家长的资料,果真就从那里找到了那位学生的家庭住址。费了好一会工夫终于找到了他家楼下,却碰到那栋大楼防盗门琐着不开,对讲机又坏了,没办法进去。无奈之下只好在楼下等,过了两个小时等到有人开门了才跟着进去了。上到学生家里,那学生和他母亲都在家,看到老师的到来,他似乎是吓呆了,都忘记请老师休息和喝水。朱老师怕学生有负担,只是笑着对他母亲说:“我有事路过这里,顺便上来看一下而已。”聊到了最后才委婉地把学生的情况告诉了家长,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就这样,为了学生,他经常不辞劳苦地做家访,受访家庭的学生都深受感动,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和勤奋,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其中,花都这位同学深深地意识到他的用心良苦,对他更加敬重,在做毕业论文时还特意选了他做指导老师。朱老师觉得为他付出再多都愿意,只要他能够顺利毕业,学术有成。

朱老师自2001年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就一直坚持到学生家里家访,他表示永远都不会放弃这项工作。“我觉得班里出现这样的学生,只有我去家访才能帮助他的,我乐意!只要他有上进心,在学业上更加努力,不要放弃自己,我就成功了。”他坦言道。

一个博爱的长者

朱老师主张多鼓励学生,在教学上“两头抓”,不只关注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还要奖励那些有上进心、取得进步的学生,后进生的学习也应该受到老师的关注,并且想尽办法去帮助他们。他每一学期都会给有进步的、表现突出的学生奖励,给他们发个盖了学院公章的“小红本子”等奖品,以肯定他们的成绩。他经常找班里的后进生谈话,做思想工作。03化工的小梁原来很内向,不喜欢与众交流,后来在朱老师一对一的辅导下,进步很快,加入了学校的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发表了不少稿件,还加入了党组织。

朱老师很乐于参与学生工作,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让学生成才。每个星期他都要召开一次班委会,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还经常开主题班会,组织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同学介绍自己学英语的体会,并锻炼其登台演讲的能力。不久前他特意从华南农业大学和我校公管学院请了几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到他班里进行学习经验交流,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专业从2003起,连续两届毕业生的“专升本”比率提高40%左右,就业率在当批次就达到69%。2003年,吴顺华、黄福祥、马建彬在他的指导下获得了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特等奖,全国第八届“挑战杯”三等奖。

另外,他还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名望,经常邀请外校的知名学者来给学生做报告,办讲座。甚至他自己也专门为学生开了“考研讲座”和“食品科技知识”专场讲座,深受学生的欢迎。

一个受人尊敬的朋友

中等身材,一身朴素的深色外套,花白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人总是面带微笑,跟人谈话的过程中不喜欢做太夸张的手势,但是不时做出的简单手势中透露着一种坚毅,在谈话的过程中,朱老师总是给人一种和善与长者的慈爱。学生们都很喜欢他,喜欢和他进行心对心的交流,愿意把埋藏心底的一些事情跟他讲,接受他的指导。

一有机会他就会请学生到他家做客,与学生近距离的交流。班里组织什么活动,只要邀请到他,他再忙也会抽时间去,哪怕跟学生相处一会儿,或者说几句话也好。“我喜欢和这些大学生在一起,我觉得能和学生在一起是一种乐趣。他们有那么一种活力感染了我,和年轻的大学生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了……”说到与学生在一起的乐趣,他开心的笑了,“这是一种心与心的真诚的交流,诚心诚意的待学生,哪怕你的水平并不是很高……”。

多年以来,朱老师培养出了一大批的硕士、博士。在采访期间,记者遇到了他现在在国外读博士后的一个学生,他从新加坡回来后,特地过来看望朱老师。说起朱老师,他竖起了大拇指,“朱老师待学生的是挺不错的!学生都很尊敬很喜欢他!”

谈到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来的体会,朱老师说,把学生培养好,看着学生成材,在社会上有所作为,是每个为人师者的心愿,只要这些能够达到了,牺牲一些也没什么,自己也乐意。直到有那么一天,他们还能够记起我,给我三个字:“谢谢你!”就够了。

(供稿:学生记者 梁志强 张秀丽 责编:高良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