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校园新闻 正文

【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分享】张庆鹏:三线并举 打造“多平台+全过程”在线教学

作者:时间:2020-03-31点击数:

“与传统的线下教学目标一致,不因在线形式而打折扣。”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张庆鹏老师主讲社会工作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方法》课程,对在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他尝试探索“多平台+全过程”在线教学方案,并希望在未来基于这些准备,开发出更加具有启发意义的新型教学方案。

 

  张庆鹏,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社会学系副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少年社会性发展心理学、青少年社会工作、文化与社会心理学,为本科生主要讲授《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中国社会学史》《城市社会学》《亲密关系》等课程,为研究生主要讲授《社科研究方法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等课程。著有《青少年的社群成长之路: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促进:理论与方法》等。获得广州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广东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

 

在线教学成为“进行时”     三线并举保质量

在张庆鹏看来,在线教学,不仅仅是应对疫情的临时举动,也顺应了未来教育的趋势。“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教育学家朱永新的著作《未来学校》中总结了未来教育的15个趋势,其中提到了‘在线教学的未来趋势’,即‘网络学习更加重要。未来的学习在互联网上实现了社区化。个人之间的互动是及时的,这种学习更人性化。’‘现在的考试评价是选拔性的,未来的考试评价是诊断性的,会用大数据记录整个学习过程,然后给你提供技术支持。’”

没想到,一场特殊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些原本可能遥远的“未来趋势”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张庆鹏认为,疫情影响下,在线教学已处于“正在进行时”,并在逐步塑造未来教育模式的基本形态。他将《心理咨询服务方法》课程作为例子,整个教学过程基于基础、实务、案例三条内容主线展开。其中,基础线主要讲述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实务线主要教“意向性会谈和咨询方法”,案例线则重点关注经典的精神分析案例和逆向移情、逆向阻抗等心理咨询错误案例。

                                                                         在线教学设计思路图示

“雨课堂、腾讯课堂、企业微信、钉钉、慕课资源等在线教学平台各有利弊,使用过程中不应拘泥于某一种,而是将它们合理地混合使用。”张庆鹏将线上教学平台分为传统讲授、深度探讨、全过程学习、教学评价与反馈等类型,比如在需要进行案例专题探讨和咨询实战演练时,“(可选用)企业微信、ZOOM、腾讯会议等视频互动平台,技术上需确保语音和视频互动的流畅性,并配合方便快捷的板书、多媒体播放、技术软件操作演示等功能。”需要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时,“云班课”可以通过远程与学生开展答疑讨论、问卷调查、头脑风暴、布置批改作业等活动,对学生的参与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即时累计并排名。张庆鹏说:“通过云班课后台,可以一键导出所有课堂教学自动生成的学成学习评价结果数据并有排名,有日数据,还有周数据、月数据、学期数据的智能汇总及明细排名。”

设计“三三制”小组讨论和“收发式”大班讨论

为提升在线互动的质量和效率,张庆鹏分别设计了适合小组讨论和适合大班讨论的在线互动方案,即“三三制”小组讨论和“收发式”大班讨论。“三三制”小组讨论模式一般针对课程中比较复杂的、需要系统分析和较为详细论证的问题,或是在研究生课程中与研究设计、选题分析、数据资料分析思路、论文写作方案等相关的问题;以及其它可能存在较大争论空间的问题或绝大多数学生共同关心和关注的课程问题。“每次讨论都有三个学生同时在线连麦,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讨论的过程中,除了担任主讲角色的那位同学,‘主问’和‘助讲’这两个角色可以动态轮换。”张庆鹏介绍,“主讲”的工作是呈现问题,包括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描述和理解,以及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设计思路、实现路径等;“主问”针对主讲的讲述提出新的问题、困惑、挑战或质疑;“助讲”同学则在主讲和主问的互动过程中去做主讲的“助手”,帮助主讲一起去回应或解决主问提出的问题。

 

                                                                     “三三制”小组讨论模式

 

 

                                                                      “收发式”大班讨论模式

“收发式”大班讨论模式则先将全班分为若干讨论小组,由教师发布讨论主题/研究问题/研究设计思路框架;在“课前线上场景”中,每组自行组建讨论群组,在线完成第一轮讨论并与隔壁小组分享;在 “课堂线上场景”中,教师组织全体小组分别连麦,进行第二轮讨论;在“课后线上场景”中,每组将第二轮之后的讨论纲要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享协作文档,每名班级成员均可在线阅读和修改这个文档,并动态保存。最后,隔周之后重新回到线上课堂,教师组织每个小组代表连麦讨论,敲定文档的最终版。

 

(供稿:教务处 编辑: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