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广州大学无人系统与具身智能产业与技术创新研讨会”在黄埔院区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广州大学科学研究院、广州大学科技园联合广州市人工智能学会共同主办,旨在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及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推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由科学研究院书记李雁主持,副校长李进出席会议,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及科研教师参加会议。
李进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广州大学科技园立足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战略布局,重点打造具身智能数据采集训练场,通过整合学校信息学科群技术优势与校地共建资源,构建数据采集训练创新平台。学校近年来推进信息学科领域人才引进工作,组建跨学科团队,为训练场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本次研讨会将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对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见解,系统梳理专家建议,进一步优化学校具身智能产学研方案,推动科技园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装备产业的核心数据引擎。
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高校师生,围绕具身智能的力触感知、数据采集、多模态基础模型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会议邀请到多位行业知名专家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他们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在上午的会议中,之江实验室研究专家杨文珍教授发表了题为“触觉界面研究及其产业化”的演讲,强调了触觉感知在人机交互中的重要性。北京大学研究员仉尚航博士分享了“开放世界具身多模态基础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展示了多模态大模型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巨大潜力。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穆尧博士以及PNP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包文涛先生也分别就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操作系统、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下午的研讨环节聚焦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训练场建设。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们共同探讨了具身智能数据采集训练场的建设思路、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与会者们积极交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具身智能数据采集训练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思路。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为具身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广州大学建设无人系统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训练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者们对具身智能技术的前沿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助力广东省打造国际智能产业高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大学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