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与广州大学亲密接触的日子,恍然已是8年前。那个怀揣着新闻理想的记者新丁,站在理想与现实的接壤处张望。
广州大学就这样扑入上路之初的眼帘--对出生于珠江边、土生土长的广州妹而言,光是“广州”二字已裹挟着分外的熟悉和亲切。步入校园,学校通讯员热情的身影迎面而来,笑容比阳光还灿烂。多年以后摸爬滚打于各种新闻现场时,这些温暖而遥远的回忆仍然清晰。
作者近照
广州大学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类似一个共同成长的伙伴。
事实上,作为广州日报的一名记者,在有幸记录观察她的几年光阴里,每一次踏入校园都不会缺少惊喜---印象很深的几次采访至今历历在目,独臂操作计算机的残疾学生潘树华,不幸罹患红斑狼疮却得到同学们无私帮助的潘彩敏……关于广州大学的记忆,总是动人而温馨。
离开高校线,首先就是离开广州大学,离开与我合作无间的通讯员,离开这片青春洋溢的校园,离开这所生机勃勃前途无量的高校。满腔的不舍换成分外热切的关注,于是我知道这所高校拥有大学城内最大的校园,有响当当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有引人注目的学科建设;更清晰地看到,她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有越来越强大的师资力量,有越来越受瞩目的品牌影响。
惊喜的是,即使我自身从跑线的政文记者成长为机动的深度记者,广州大学并未从我的视野里远去--2008年汶川突发大地震致使山河破碎,一年后我再赴灾区,深入驻扎汶川的广州援建队,熟悉的周福霖院士赫然在列。他钻到工地里给我详细介绍震后校园的抗震教学楼,每一个抗震装置的细节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智慧。这名知名学者,把自己一生勤奋研究所得的成果,从广州大学延伸到灾区,更延伸到全世界。
地处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江三角洲,广东的教育发展前景有着让内地眼热的条件和优势;而南方教育向来擅领风气之先,越来越开放的这片土地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广州大学活力非凡,发展空间更是无限,我看好她。
新闻这条路,我已经用了9年3000多个日子去丈量;而未来的路,显然更长。在这条路上,庆幸有广州大学相伴;未来的路,只期望能继续记载她的辉煌。
链接:邱瑞贤相关报道
(供稿:邱瑞贤 编辑:朱玉尊)
(作者系广州日报记者、机动部主任助理,广州市第十一届杰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