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广大故事 名师风采 正文

【师者】“未知死 焉知生”,这门课为何一座难求?——专访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生死学》主讲人胡宜安教授

作者:莫海珊 沈楠 谌雨时间:2019-05-24点击数:

“为什么要学‘生死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柏拉图说,真正的哲学是死亡的练习。自己写自己,必然会触动自己内在最敏感的灵魂和神经。”

“生中有死,死中有生,向死而生。”

这几句话来自我校如今一座难求的“生死学”的课堂现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宜安教授主持讲授。截至目前,这门在线课程累积在线人数达两万多人次,在本学期的4000多名线上学习者中,还有一部分日本和美国的学者。2019年1月,“生死学”被教育部认定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如此吸引大家争先学习呢?带着各种好奇,我们走进胡宜安的课堂一探究竟。

 

胡宜安是国内首个在大学课堂里开设“生死学”课程的老师,这门课程也是国内高校开设时间最长且最为系统的生死教育课程。用胡宜安自己的话来概括则是,“这门课程不只包括了哲学上的内容,尤其在这类课程教育资源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它可以说是一门系统、全面而又独特的课程。”

 

“生死学”兴起: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生死学”课程的开设者胡宜安就对“生死学”产生兴趣,并着手研究。

讲授“生死学”,不仅需要博通古今,更要求讲授者熔铸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诸多专业知识。那些在常人看来晦涩难懂的语言,胡宜安却甘之如饴。他翻阅了古今中外无数的书籍,书中密密麻麻的字一点点进入脑海,最终融汇成了属于他自己独特的“生死学”体系。

随着时间流逝,“生死学”今年迎来了开设的第19个年头。这期间,胡宜安见证了“生死学”逐渐为人所关注的过程。从冷门课程到“网红”课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回首往事,值得感慨的事情有许多,可喜之处自不待言,“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对生死的可接受性增强,传统上对死亡回避的观念对他们的影响也慢慢减弱”。在胡宜安的课堂上,不搞灌输式教育,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探索,“我的课堂不存在简单的对错,不设立标准答案,不考试。”他更希望自己能给大家提供一个特定的空间,因为学生进到课堂本身就表明对生死问题有所关注。

或许正是如此轻松的讨论氛围,学生们能够畅所欲言,开拓自己的思维,真正设身处地思考“生死问题”。我校人文学院的大二学生黄梓莹幸运地抢到了这门课,她说:“这门课本身就很吸引我,很多人忌讳谈死,而胡老师反而用很多丰富的案例带领我们直面死亡。”这位年过半百的教师上课时,很少站在讲台上,每讲到动情处,时不时把话筒递到学生面前,倾听他们关于生死问题的想法。正如黄梓莹所言:“这种方式让我觉得很亲切,彼此之间就像朋友一样倾心交谈。”

国内没有以往的课程可借鉴,胡宜安独出心裁地开创了许多“新尝试”,如写遗嘱、墓志铭等。现在这些活动已经成为“生死学”课上的“招牌”。“比起‘生死’这一宏大的概念,个体的死亡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写遗书这个特别的过程中,学生将对自己的人生有全新的思考角度”,诚如他所预期的,学生在撰写遗嘱和墓志铭后,都激动不已,“原来死亡离自己这么近,而且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通过提前撰写遗嘱,提醒我们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生命不是挥霍不尽的,而是有限的。这样反倒能激励我们个体善待生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这正是胡宜安多年来开设这门课程的用意所在。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打造全民受益的慕课

2008年,《信息时报》的报道让“生死学”走进大众的视野,逐渐成为人人向往的“网红”课程。而在这“红火”的背后,离不开胡宜安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与革新。自从“生死学”成为网络在线课程后,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各类在线平台学习。与此同时,这门课程进入大学城高校互选课程系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追捧。

相比于传统的线下课程,“生死学”慕课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所依托的互联网科技能够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学习者碎片化的时间,让他们随时随地通过APP学习”,胡宜安介绍。打开“生死学”慕课,每一个章节由浅及深有序排列,并且配备精心制作的视频和课件。学生在学习完之后,可以反复观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课堂稍纵即逝的缺憾。

而且,线上的教学资源相较而言更为丰富,并且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思考空间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以第三章“死亡意识”中第一节“畏死体验”为例,在这短短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内至少有五处案例。不仅如此,视频中针对不同案例配合应景的画面和音乐,真正做到了视听结合,使人如临其境。视频中黛玉葬花的画面,伴随凄美的音乐流转,让学生对衰老体验感受更真切,从而加深印象。

慕课平台还特别设置了课堂讨论区和老师答疑区,可供师生之间针对特定问题来进行交流。“假如你失去了意识,你还愿意继续‘活着’吗?”“如何平衡知生时对一切欲望和知死时对世间事物的无所求?”诸如此类的讨论在课堂交流区比比皆是,其间流露的是学生受到课程启发之后的深度思考。胡宜安也在这些评论下积极回应,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

不少学生纷纷在慕课下留言,“这是一门很好的课程,为我开启了另一扇认识人生意义的大门”“课程内容分布合理,讲课的节奏也安排得很好”……面对如潮好评,“生死学”课程建设团队仍将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线上课程,日臻成熟完善。

 

“‘生死教育’应从小学开始普及”

“生死学”早已成为广大的一个品牌课程,在胡宜安看来,“广大‘生死学’作为全国精品课程之一,已经成为我校的品牌,为宣传我校良好形象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胡宜安看来,这门课程最终成为“网红”课,受到学生的热捧,是“顺应自然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过程。”他希望这门课程有一个接力棒去不断地传承,而这个传承的担子就落在无数同行后进的肩上,这是责任更是动力。

胡宜安多次强调,“生死教育”是一个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普及的知识。他立志推动“生死学”成为必修课,要让“生死学”的教育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学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能将一座高楼大厦建立在一片沙滩上,对生命意识的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从小学就要一步一步地走,培养孩子对生死的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敢于跳出学校的范围,让它更多地走向社会。” 2017年,胡宜安在我校组织了第二届全国“生死学”研讨会,有许多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师参与到关于“生死”的讨论中,包括全国著名的301陆军总医院和北京医学院。他作为学者与众多临床医生共同探讨临终病人的病痛问题和尊严问题,同时也启发了学生进入社会,去关注、思考社会上的问题。

“生死学”慕课如今开展得如火如荼,已经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了解了生死的内涵。“这门课程不仅仅是走进课堂,我希望它能够走向社会,这才是当今民众关注的最大问题”,胡宜安期待着。

 

(学生记者  莫海珊 沈楠 谌雨)

 

注:本文刊登于2019年05月15日第399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