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广大故事 名师风采 正文

刘幼馨:大半生奋斗在祖国建设第一线--“映象60年”特别报道(6)

作者:时间:2009-09-15点击数:

泛黄的照片上,军帽上的红星闪闪,胸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几个字仍清晰可辨,小伙子双目炯炯有神,这就是原广州师范学院党办、院办主任,离休干部刘幼馨同志。在共和国60岁诞辰前夕,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回忆起那些久远的往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青干校时意气奋发的刘幼馨

投笔从戎驻军兴宁三年

1949年6月,武汉刚解放不久,正在读高中的刘幼馨考取了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后勤青年干部学校,后来被分配到卫生部供给处工作。1950年朝鲜战争时,刘幼馨随四野军南下作战到达广州,随后三年,一直驻军在兴宁。作为当时后勤部队的干事,刘幼馨说,“我们后勤兵管的是部队的钱和柴米油盐,被子、鞋子等等我们都要管,前面在打仗,我们跟着在后面供应,他们打到哪里,我们就跟着到哪里,一直南下。”当记者问及当时的作战环境时,刘幼馨说,“后勤部队虽在后方,但也冒着很大生命危险,我在后勤青干校最好的一个战友,被分配到朝鲜战场,最后在朝鲜战争中牺牲了。”忆起当时的挚友,刘幼馨老人的眼角不觉湿润了。革命的腥风血雨已经远去,身处祖国的和平年代,这一段红色的记忆,依然在老人的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投身工业,到基层锻炼去

1950年的广州刚解放两年,“土改”工作出现了偏差,省委向中央请示要求部队派人参加“土改纠偏”,但当刘幼馨得知要被派去参加时,他却表示,“要到基层去锻炼,工厂就是基层,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还得靠工业建设,我愿意到工厂去。”最后他去了广州制药厂和玻璃仪器厂工作。记者问他这是不是算转业了?刘幼馨说,“那时还不叫转业,我们原来是带着符号帽去搞‘土改’的,什么叫“符号”呢?就是指军帽上的军徽,只不过我没去,去了工厂。1956年,我们才宣布正式转业,上交了军徽。”

1979年在橡胶四厂工作的身影

1956年,刘幼馨在国营玻璃仪器厂负责人事保卫工作,上级看到有这么年轻的中层领导,当时又恰好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就要调他到公司去任秘书科长,当时他并不想去公司。虽然自己对工厂有很深的感情,但是想到自己是党员,要服从组织安排最后还是去了公司。1979年,刘幼馨时任橡胶四厂的厂长,当时该厂的两鞋(网球鞋、解放鞋)在全国100多间厂的质量评比中均获第一名,化工部指名橡胶四厂到北京去介绍经验,于是刘幼馨当即草书了经验,在大会上介绍后,引起同行的不少工厂来取经,“那时我几天都不敢去上班啊,来的人太多了,根本没办法工作。”刘幼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感慨不已。刘幼馨前后在五个工业局工作过,能力突出,市经委要调他去当办公室主任,但是刘幼馨都婉拒了,就这样,他在基层摸爬滚打,脚踏实地,不知不觉走过了长达30年的工业战线工作生涯,最后在1981年才调到广州师范学院工作至离休。

自学苦练创作诗词

刘幼馨的少年时在田园耕种生活中艰难度过,参军转业后,又在工业战线、大学工作过,他笑称自己从事了农工兵学商五大职业,获益匪浅,1989年离休后,更到各地游览观光,人生的丰富经历激发了其创作诗词的热情。“我本来是想写自传的,但我认为诗词是中国文学中最精华的东西,所以就决定学习诗词了。”他边看、边学、边写,尽管当年因病卧床,但更是坚持卧床创作。一本四百六十多首的诗词跨度达半个多世纪,关于军地历程、战友情谊的占很大部分,不少作品发表在省、市委老干局办的杂志和报刊上,“我的诗词里没有悲观论调,只有乐观心态。我的暮年没有夕阳,只有朝阳,我们的祖国也一样,永远都是朝阳。”他深情地说道。

刘幼馨(右一)接受采访深情讲述诗词创作 锦荣摄

刘幼馨大半生奋斗在祖国建设的第一线,见证了六十年的变迁,在祖国六十华诞到来之际,他赋诗一首,为祖国献礼: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感赋

斩棘披荆六十春,群贤圣手绘乾坤。

亿民共创千秋业,万里山河一片新。

科学发展促和谐,改革开放催人进。

东风纵绿三千里,盛世迎来百业兴。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杨思远 编辑:朱玉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