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活动——教育振兴乡村:“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 “校农结合”的“研”与“为”论坛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召开。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杨未,贵州省乡村振兴局项目中心主任高松,老挝驻华使馆(教育文化)参赞靳达望,我校副校级领导邓成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郭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长石云辉主持开幕式。
据悉,本次论坛由贵州省教育厅、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和我校主办,会议围绕“携手教育振兴 共创多彩乡村”的主题,以当下贵州高校“校农结合”助推乡村振兴模式的“研”与“为”为题开展论坛活动,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就当前高校助推乡村振兴开新局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借鉴国内外教育振兴乡村的先进理念、丰富经验,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同国别不同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模式的互学互鉴,推动“校农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不断走向深入、走向全国、走向国际。
开幕式上,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贵州高校校农结合专题宣传片——产教融合育新人,“校农结合”助振兴视频。
杨未从“一个故事”、“三幅画卷”、“五大行动”三个方面介绍了贵州“校农结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模式。她指出,五大行动是当前和未来五年“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总抓手,全面实施党建引领、消费帮扶、人才培养、品牌建设、产教融合五大行动助推乡村的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
高松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任务。此次论坛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靳达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对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合作关系、乡村振兴尤其是老中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老挝驻京大使馆愿成为桥梁,支持、鼓励、促进老中关系即推动老挝与贵州之间的教育领域合作。
邓成明指出,构建中国-东盟的“教育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性和国际性议题,是各国高等教育界同仁的共同使命。广州大学将坚持开放办学和发展,不断开拓和强化与东盟各国高校在科研学术、人才培养、人员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为助力推动升级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水平,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郭文介绍了黔南师院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校农结合上所取得的成果,并希望以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东盟各国高校在高端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标准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经验分享,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战略与宏观政策研究所所长吴霓、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教授François Bédard、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长石云辉、我校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谢治菊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其余11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论坛,作大会报告。
(供稿:国际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