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校园新闻 正文

理论宣讲、双语直播、手绘乡村......我校6000余学子全面开启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时间:2024-07-23点击数:

奔赴基层一线、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写下青春注脚。近期,2024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全面开启,来自24个学院的逾6000名学子顺利“出征”。

组建402支实践队,实践里程创新高

今年,24个学院的6000余名学子组成402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分赴河南、西藏等省外区域和省内多地开展社会实践,组队数量、投入经费、实践里程均创下新高。其中,共组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363支,成功结队172支,结对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服务区域涵盖粤东、西、北,提供岭南特色产业、海洋产业、乡村集体经济、绿美广东、县域科技服务、乡村规划建设、文化创意和服务、古建筑活化、乡村公共服务、决策咨询等领域。



社会暑期实践授旗


你“点单”我“配送”,将党的创新理论讲到听众心坎里

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马院”)师生前往清远市开展基层理论宣讲,通过马院提供理论宣讲“菜单”、清远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单”的形式,强化宣讲成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入千家万户。

宣讲团创新采用师生“1+1”组合式供应宣讲内容的方式,既覆盖了党纪学习教育、新质生产力、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宣讲“重磅”内容,也包括清远的革命历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当地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宣讲历时3天,共13场,覆盖了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英德市、佛冈县等地的各个县(市、区)、镇(街),听众包括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群众、中小学学生等近 ,真正做到了按需宣讲、对象化宣讲,讲到听众心坎里。

宣讲团教师成员们分别以“新质生产力面对面”“做新时代文明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为题,展开生动的理论宣讲。宣讲团学生成员们分别以“从清远看广东革命历程”“一粒清远丝苗米的高质量发展‘稻’路”“清远乡村振兴实例”“改革开放以来清远高铁发展‘加速度’”“红军恩人 义举永存”“领悟新时代清远非遗魅力”为题,结合清远当地特色,讲述清远的革命历程、特色产业、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前往清远市开展基层理论宣讲



语言助力,讲好英德故事

外国语学院“如炬晨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员们奔赴英德浛洸镇,开展带货直播、调研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拍摄外语宣传片等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为更好地介绍农产品,讲好浛洸故事,调研小组深入市场街坊、田间地头,与当地种植户、销售户交流,调研当地农产的销售情况并收集农产的一手资料。突击队摄制小组跟随浛洸镇乡村振兴带头产业白鹿乡农业公司负责人黄国华先生,走遍浛洸田野,深入金黄的稻田、翠绿的茶园、青葱的竹林,用一帧帧镜头捕捉下风采浛洸、绿意浛洸,并精心剪辑成一系列富有感染力的外语宣传片。

“Stay tuned to our livestream, good offer from Hanguang today!”,助农直播间里,学生们热情地用流利的英语向广大网友介绍浛洸镇特色农产品“英红九号”、麻竹笋、菜干……将浛洸的故事娓娓道来。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用多种语言直播“带货”、开展多语言才艺表演,大力推介产品,讲好英德乡村振兴故事。突击队直播的4个小时里,共吸引1.1万人次观看直播,销售额3881元,创下青年助力英德公益直播销售额新高。

外国语学院“如炬晨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走访调查



外国语学院“如炬晨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直播带货农产品


外国语学院“如炬晨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拍摄宣传片



融入当地元素,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以“青振乡建,手绘乡村”为主题,在清远市英德市英红镇锦田村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深入挖掘锦田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将茶园、蔬菜、黄花风铃等元素融入创作之中,创新性设计完成了贴合锦田村村庄特色的墙绘主题方案,师生村民共同完成了近100平方米的现场主题墙绘,既美化了乡村环境、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也成为了展示乡村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作品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实践队还通过开展特色建筑美术课程,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与创造力,助力培养更多具有艺术素养的人才。实践期间,师生团队也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宣传学生资助政策,助力村民更好地了解政策。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践队绘制墙绘现场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践队绘制乡村墙绘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践队老师向小朋友讲解墙绘作品


科技下乡,赋能现代农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团队深入清远英德桥头镇,依托“双百行动”项目开展科技助农活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学院龙建友教授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对当地的水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测分析,并依据检测结果推行了一系列创新的土壤生态环境改良措施,如引入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使用微生物菌剂调节土壤微生态平衡等,有效改善了作物生长的基础条件。鉴于该项目在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的贡献,获批了“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产业示范基地”。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团队深入清远英德桥头镇开展科技助农活动

化学化工学院富硒技术乡村振兴促进团连续两年深入广福镇,调研特色农产品如食用菌、百香果及鹰嘴桃的富硒技术应用。今年,团队与政府及农户深入交流,探讨产业发展与灾后重建。在鹰嘴桃种植园、食用菌产业园及百香果基地,团队采集样品进行富硒检测,助力产品提质。同时,团队还深入受灾家庭中开展心理辅导、卫生清洁及资助政策宣传。

化学化工学院富硒技术乡村振兴促进团调研特色农产品

化学化工学院富硒技术乡村振兴促进团进行政策宣讲



爱洒乡间,下乡支教团队点亮知识之光

体育学院师生团队赴新华街第九、第八小学开展“珍爱生命 远离溺水”的安全教育宣讲活动。专家团队围绕如何辨别防范溺水、溺水救助和自救、心肺复苏基本操作等方面,以生动的案例分析向师生们展示溺水事故预防和自救互救技能。活动以线下宣讲+线上直播互动模式开展,护航青少年安全成长。

体育学院师生团队赴新华街第九、第八小学开展“珍爱生命 远离溺水”安全教育宣讲活动


教育学院师生团队在平远县举办“阳光心灵,拥抱自我”心理健康培训,助力提升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间的正面互动。实践过程中,胡超副教授深入讲解表达性写作的益处,传授实践技巧,激发参与者自我探索与情感释放的动力。团体辅导活动中,“拥抱我的友谊”促进学生间情感联结,“与压力共处”和“我的情绪我做主”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压力、管理情绪。

教育学院师生团队在平远县举办“阳光心灵,拥抱自我”心理健康培训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贵州省安顺市开展非遗与科技融合的探索之旅。在周官村,他们见证了安顺木雕的非遗魅力,与传承人交流,感受传统技艺的精湛与传承的艰辛。在幺铺中学,实践团通过科普讲座,介绍AI技术,展现科技前沿。同时,实践队聚焦非遗文化,讲述广东与贵州的非遗故事,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其保护意识。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Ai技术讲座


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美术与设计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组建了“红脉传承”“科普引航”“乡韵交融•新声启航”“创绘石韵”“乡村绿美”“乡土直播”等八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开展共建与实践活动。突击队成员们面向平远县石正镇中小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生物科普、红色教育、推普、乡村彩绘、绿美乡村等课程,同时配合当地企业借助直播手段推广当地产品,助力乡镇产业发展。活动期间,“科普引航”突击队面向石正中学50名学生开设44节课,“乡土直播”突击队队员帮助当地两大企业做产品和品牌推广,“创绘石韵”突击队结合石正镇的文化特色完成两幅墙面彩绘,“乡村绿美”突击队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完成绿美设计方案2份。

生命科学学院赴平远县石正镇开展实践活动


实地劳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学生处、劳动教育中心组织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生劳动教育协会师生代表实践团赴梅州市平远县的大柘镇、东石镇、仁居镇、差干镇等地开展“劳动教育助振兴,赋能‘双百’显担当”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处、劳动教育中心组织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生劳动教育协会师生代表实践团在田间劳作、了解历史以及帮助酒店清洁

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大柘镇的平远县博物馆、东石镇凉庭村、差干镇、仁居镇东较场红四军纪念馆等地,深入了解平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重温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投身拔花生、割水稻等劳作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价值意义;助力当地酒店灾后清洁,帮助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实践团成员们表示,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体会到了劳动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与坚韧,在心底深埋下崇尚劳动、耕耘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