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校园新闻 正文

第十五届广州学术季“广州学习沙龙”之“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时间:2023-12-01点击数:

11月28日下午,广州市社科联主办,广州市哲学学会、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73期广州学习沙龙“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崔颂东、广州大学副校长张其学、广州大学科研院社科处处长张延平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多领域专家学者主题演讲。广州市社科联相关部门负责人、广州市哲学学会会员及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100余人参加研讨,共同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的作用,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容和方法论等问题。会议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谭苑芳主持。

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崔颂东在致辞中指出,广州市社科联创办“广州学习沙龙”,其宗旨就是团结带领全市社科工作者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提供学理支持。他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胸怀两个大局,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大历史观贯通大文化观,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今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意境高远,从五千年历史深处走来,在统筹两个大局中形成,秉承文化为国家民族之魂、国家治理之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脉,必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广州大学科研院社科处处长张延平在致辞中简要介绍广州大学近年来在社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强调,本次会议主题对于积极响应国家的精神导向与文化导向,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筑牢文化根基有着积极意义。

主题发言环节,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教授、武汉大学左亚文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解丽霞教授分别作了“怎样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与相互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四重向度”的主题演讲;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涂良川教授、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吴小强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龚超教授、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沙红兵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莉教授、人文学院肖建华教授分别围绕“‘祛魅存真’与中华现代文明建构”“中国式现代化之‘中国式’的文明叙事”“‘和为美’思想的现代价值”“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的视角”“‘全部理解’与‘全不理解’之间——对中华文化创新性、连续性的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美学话语∶从审美的主体性到中国美学的主体性的确立”作主题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教授作主题演讲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主题演讲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教授作主题发言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涂良川教授作主题发言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吴小强教授作主题发言

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龚超教授作主题发言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沙红兵教授作主题发言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莉教授作主题发言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肖建华教授作主题发言

广州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明星教授为本次会议作学术小结。他指出,各位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根基,从文化层面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主要聚焦内涵、价值性解读、关系性解读、建设性讨论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与外在结合,并对如何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更好地融入实践进行了有益分析。

广州市哲学学会会长、广州大学副校长张其学致答谢辞指出研讨会主题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的“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相关论述。“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此次研讨会主题有“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或文化根基”两个关键词,涉及到两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构建及实践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阐释研究。张其学强调,“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辛探索中实现的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