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1月22日至23日,“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核电站地震安全”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美国、法国、芬兰、日本等国内外近百名从事核电站和防震减灾工程研究的顶级专家齐聚羊城,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地震(海啸)中安全的核电站。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0多名院士出席以及境内外近百名从事核电站和防震减灾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本次高端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广州大学,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共同承办。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报道。 安全是核能产业的生命线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介绍,中国工程院于2011年创办了“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汇集国内外顶级专家的智慧,共同探讨工程科技领域的重点和战略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他说,核能作为新一代能源,具有高能量密度、清洁、高效、环境友好等传统能源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发展核能是解决全球化石能源日益匮乏、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安全是核能产业的生命线,自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因此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核电站地震安全”,将着眼于未来20年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围绕如何确保核电站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复杂环境当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研讨,为科学制定核电发展规划和地震安全的长期战略方针提供咨询建议。
工程防震措施可降低地震的危害 本次论坛组委会主席周福霖院士指出,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地震安全威胁更是核电站建设和维护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地震目前还不能预测和预报,对某个地区地震危险性和地震安全性的评估和定级还充满着不确定性,核电站的选址虽然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但也不能绝对保证其地震安全。国内外许多大地震表明,很多灾难性大地震就爆发在原来被认为是安全的低烈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人们缺乏警惕和预防措施,从而造成惨重的损失。他说,核电站要发展,地震要预防;虽地震难以避免,但人类可以采用工程防震措施把地震的危害降到最低。
核电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在致辞中表示,广东正在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阐述,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清洁、高效能源的核电,正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之一,其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如何在确保环境安全、公众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下,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核能资源,成为我国和我省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是一个开放、高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学术平台,是为我国工程科技事业提供战略咨询的重要载体,本次论坛汇聚众多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核电站地震安全”进行深入探讨,必将为核能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如何采用先进有效的防震科学技术和措施,建造防震水平高的核电站,提升核电站整体地震安全等级,从战略的高度突破核电站安全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未来核电站的地震安全问题指明方向。研讨会期间,杜祥琬院士、周福霖院士和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塞泊等18名从事核电和防震减灾领域研究的顶级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并围绕“核电站地震安全未来科技发展战略”的主题召开了高端圆桌研讨会。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 杨春荣 编辑:黄志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