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近期,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首批10所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在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探访广东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系列报道。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方日报走进我校马院,探索其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秘诀”。报道于11月2日《南方+》刊出。
附:《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内涵式发展,建设高水平学院》报道全文
傍晚时分的珠江边,一场特别的草地班会拉开帷幕。近日,来自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231班的大一学生,与担任该班“第一班主任”的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围坐在一起,共话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交流中,同学们逐渐明晰未来四年的努力方向。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话思政
不久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该学院院长赵中源说,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质性发展,探索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有实力、有特色、有广泛影响力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
多股“新鲜血液”为思政课堂注入活力
“我们经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是物质,爱一行是意识,只有干一行才能够爱一行。”在一堂思政课上,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阳松结合生活中的俗语,给学校工科学生讲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我们结合生活化的例子、学生身边的热点,解释抽象的概念、理论,学生们不仅听得懂,也更愿意听。”吴阳松说。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明星介绍,近年来,学院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突出“三个定制”,即教学内容专业化定制、教学问题针对性定制、教学方法个性化定制,结合听课学生的专业特点、关心的问题,安排不同的授课教师,力求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打造“教师真心热爱、学生真心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论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
“在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时,我们会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理论、概念。”罗明星说,上课时,授课教师会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重点讲好这些疑难点。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赵中源介绍,学院依托省级优势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学院思政课骨干人才。同时,链接校内资源,聘请法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历史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师,加入思政课教师大团队,让思政课专职教师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化。
目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为载体,形成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校外特聘专家构成的教学共同体。教学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制、教学观摩赛等方式形成默契,以专题研讨、说课、磨课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教学演练,帮助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跨学科教师团队打破了以往专职思政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多股‘新鲜血液’的加入,为思政课堂注入了活力。”赵中源说。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
“理论与热点结合紧密,深入浅出”“讲课内容有高度、接地气”……在广州大学每年评出的最受欢迎公共课教师中,思政课教师占80%,思政课教师团队连续12年被评为广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团队”。
发挥学科优势,培养高水平理论人才
最近,赵中源正带着教师团队,为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做准备。“学科是学院发展的根基,没有完善的学科体系,学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会打折扣。”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广州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2012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一级优势重点学科之一。目前,该学科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建设等四个方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结合学校特点,我们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增长点。”赵中源介绍,从去年开始,学院联合教育学院,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我们希望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覆盖面、影响力,让其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支撑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
“学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优势,探索人才分类培养特色。”赵中源介绍,结合学生发展志趣,学院设立了专业高端发展班和能力全面发展班,培养思想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有家国情怀与担当进取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在新疆喀什讲授特色思政课
其中,专业高端发展班实行“基础课程教学+学术科研指导”,鼓励本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研究人才;能力全面发展班推行“基础课程教学+师范技能培养”,鼓励本科生按照中学思政课教师要求,全面提升教师基本技能。
近年来,该学院超过30%的本科生进入名校继续攻读研究生,考研率蝉联全校文科第一,本研就业率也稳居全校前三。
学术研究方面,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传帮带”作用,打造结构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团队。
“作为科研新手,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难免对选题把握不准。”去年入职学院的教师邓妍说,学院会邀请学院内外专家,进行“一对一”“多对一”辅导,手把手指导青年教师如何修改项目。
广东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邓妍老师给学生上课
“我们把资源倾注在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身上,形成示范效应,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看到希望,找到方向。”罗明星说。
为引导教师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了不同的学术团队,定期举办学术论坛,分享教学科研心得,集体给教师最近正在撰写的论文“把脉”。
“点评环节直言不讳,只批评不表扬。有时候,点评人一句不经意的话,会给论文写作带来新启发。”这样的研讨,吴阳松参加过多次。在集体“把脉”的帮助下,吴阳松精心打磨,提高论文质量,近年来,已在各类学术期刊、报刊发表文章60余篇,并成长为学院的教学科研骨干。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
在一批学术人才的加持下,近年来,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7项、青年项目9项,省(部)级各类研究项目35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及中央“三报一刊”等发表论文230余篇,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研究成果。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
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第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彰显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主阵地。”魏明海表示,学校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第一学院”。
魏明海介绍,学校强化顶层设计与高位引领,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坚持学校党委书记直接主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校书记校长、学院书记院长每学期开讲“思政第一课”等制度,加大力度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师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讲授“思政第一课”
同时,深入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挥省级优势重点学科等已有优势,通过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地等平台,持续产出高端研究成果,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申报工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将深化教学改革,立足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打造思政‘金课’。”魏明海说,学校将在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予以充分支持,以学生的获得感为导向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内涵式提升。此外,通过“大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
(南方+记者 汪祥波 通讯员 广大宣)
南方+客户端报道链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01/c8257048.html?from=weChatMessage&colID=3829&appversion=10600&firstColID=3829&enterColumnId=214748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