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智 通讯员郑永麟
为期两日的佛山市减隔震建筑装配技术应用培训及学习活动昨日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国内减隔震领域权威专家集聚佛山,就减隔震政策与技术应用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主办方佛山市地震局透露,作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佛山大部分区域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为7度,但减隔震技术应用仍然基本空白。为此,在“十三五”期间,地震部门计划于广州大学抗震研究的相关单位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有关减隔震技术推广的创新中心。根据“十三五”规划,佛山拟选100栋左右重要的市政和民生工程(学校、医院、体育馆、会展中心等)示范应用减隔震技术。
“神器”:装配减隔震技术 为佛山填补空白
根据资料介绍,减隔震技术是建筑隔震技术和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简称。
到目前为止,建筑隔震技术在全国各省市几乎都有应用,在各地共计6000多栋重要建(构)筑物种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在珠三角,广州塔、广东科学中心等,也使用了减隔震技术。
截至目前,佛山在减隔震技术应用上仍基本空白。昨日,在专题讲座上,国内多位权威专家表示,经过科学的实验和多年的示范应用,与普通房屋相比,装配的减隔震技术的减震房屋可以减弱20%~40%的地震反应;装配的减隔震技术的隔震房屋可减弱50%~80%的地震反应。从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上看,未来广泛使用减隔震技术将成为发展区域。
部门:拟选100栋工程示范应用减隔震技术
昨日,佛山地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全市大部分区域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为7度(影响表现是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但是,由于减隔震技术应用仍基本空白,这与建设安全城市有关要求以及推动先进建造方式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为此,佛山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强化示范引领,以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或重点工程项目为重点,建成一批采用减隔震技术的工程建筑项目。根据具体规划,地震部门提出,将在“十三五”期间,选取佛山市内100栋左右重要的市政和民生工程(学校、医院、体育馆、会展中心等)示范应用减隔震技术,将重要民生工程建设成为地震安全堡垒,全面提升重要建筑工程的综合防震能力。
在商品房住宅方面,昨日,佛山地震部门透露,也已有开发商就减隔震技术应用与地震部门展开沟通合作,并有希望推出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隔震楼”商品房项目。
另外,就在今年1月,佛山市地震局还率队前往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周福霖及中心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会谈。双方有意向就减隔震技术在佛山的应用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在佛山成立创新中心,开展减隔震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推进减隔震新技术在佛山的推广应用。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沟通协商中,最快会在今年内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实验:隔震楼里到底减震效果如何?
地震发生时,具备减隔震技术的隔震楼内会发生怎样的反应,与传统房屋相比,里面的人体验又有哪些不同呢?对此,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安晓文告诉记者,实验发现,同一级别的地震发生时,隔震楼也会前后左右摇晃,不过摇晃的幅度、剧烈程度要明显比传统房屋小一些。
安晓文透露,他曾经走进隔震楼里进行地震实验测试,结果发现,传统房屋里的人们,会因为剧烈晃动而无法控制身体平衡,但在隔震楼内的人,感觉则更像是坐了行驶中有些颠簸而摇摇摆摆的公交车。
未来,佛山如果出现了应用减隔震技术的小区后,隔震楼内的隔震装置由谁来管理维护?安晓文认为,一方面,减隔震技术已比较成熟,物管人员只需要定期进行巡查并做好减隔震装置的日常保养即可;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减震技术的建筑,入住的居民在装修和房屋使用时,则务必要做好保护,不得擅自进行破坏和改装调整,以免造成减震装置受到影响。
热点
释疑
A、隔震楼抗震“神器”是什么?橡胶隔震支座
在昨日权威专家的减隔震技术应用讲座上,专家列举了多场地震中能够减弱50%~80%的隔震房屋案例,引起了来自佛山各个单位工程师们的关注。专家介绍,隔震技术是通过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避开地震对建筑物的能量输入。而在这个隔震层中,橡胶隔震支座被看作是抗震的“神器”。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已经建成的隔震建筑90%以上采用橡胶隔震支座,而我国建筑隔震采用橡胶支座的比例更大。
专家介绍,隔震橡胶支座的抗老化性能超过80年。而我国一般建筑的设计使用周期为50年。
其次,地震后橡胶隔震支座产生变形,但橡胶隔震支座内部橡胶将产生回复力,所以橡胶隔震支座具有自我恢复功能,地震后会在短期内逐步恢复到原位。有数据显示,经历过地震的隔震建筑没有出现过不能恢复的情况。相比之下,传统的房屋,遇到较大地震后会严重损坏,很多时候需要全部拆除重建,或者花费更大成本进行修缮。
B、应用减隔震技术提升建筑成本?影响不大
据专家透露,目前,建筑采用减隔震技术,虽然减隔震装置的费用增加了建筑造价成本,但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减隔震设计,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地震作用减小,梁柱墙截面减小,可减少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工程造价可能还会相应降低。
专家现场作了估算,目前,应用减隔震技术,在建筑成本上增加的幅度大约可以控制在200元/平方米以内,这对于购房者和开发商业主单位来说,属于可接受范围,影响不会太大。另外,在农村,应用减隔震技术建造房屋,建筑成本增加幅度反而更低一些,材料相对便宜。
另外,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建筑抗震性能大幅提高的前提下,九度抗震设防区采用减隔震技术,结构造价明显降低5%左右;八度设防区工程造价略降低或持平;七度区工程造价略增加,通常增加约100元/平方米。从长期分析来看,建筑物若遭遇较大地震,传统抗震建筑将造成结构和财产两个方面损失,同时导致企业、工厂等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经济损失。而隔震建筑在遭遇较大地震时,建筑功能完好,财产不损失,因此,隔震建筑长期经济效益较好。
(来源:广州日报2018年3月14日FSA15版)
相关链接:gzdaily.dayoo.com/pc/html/2018-03/14/content_29_1.htm